教育部今(26)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舉行「第五屆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」,並於活動現場辦理「114年度氣候變遷系列競賽頒獎典禮」,表揚大專校院組「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」及「高中職生AI淨零未來創造營成果展示競賽」得獎團隊。今年競賽鼓勵青年以跨域科技與創新思維回應氣候變遷挑戰,在能源轉型、碳捕捉、循環經濟及永續生活等領域提出實質行動方案。
大專校院組最高榮譽「金獎」,由國立臺灣大學與宜蘭大學合作團隊奪得,作品《以3D列印碳材選擇性純化二氧化碳》以環境友善製程製作高選擇性碳材,可應用於二氧化碳捕捉,兼具薄膜與粉末吸附材料的優點,有助提高氣體分離效率並降低能源消耗,評審認為具有技術成熟度與長期應用潛力。
「銀獎」由兩組團隊獲得,分別為臺灣大學與清華大學合作提出的《GreenBike:騎出永續未來》,以及國立中興大學團隊的《鋁渣高值化、產品化的方法與應用》。其中《GreenBike》是以校園閒置腳踏車為出發點,建立二手腳踏車整修與租賃平台,鼓勵「以租代買」,減少廢棄車輛與製造碳排放,並提升通勤便利性與資源再利用效益,展現社會創新與永續實踐結合的可能性。《鋁渣高值化》作品針對鋁產業副產物提出完整處理流程,能將高污染性的鋁渣轉化為可再利用材料,減少產業廢棄物處理成本與環境負擔,也對我國金屬回收產業具參考價值。
此外,教育部也同步辦理「高中職生AI淨零未來創造營成果展示競賽」,鼓勵青年運用AIoT感測設備與資料分析技術,提出校園或社區減碳行動方案。創造營持續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(MIT Media Lab)及MIT學生合作,透過專題指導及技術交流,協助學生將構想轉化為原型作品,今年成果於氣候行動博覽會公開展示,並選出前三名及佳作隊伍。
有關各項競賽完整獲獎名單及作品簡介,可至教育部「氣候變遷教學資訊平臺」瀏覽。